农村电商的发展速度超乎想象。2015年李克强总理的政府报告,明确提出“互联网+”行业计划,农业的互联网东风已经吹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深入发展,更多优秀农村人才选择回乡择业,这批人对网购及移动互联比较熟悉,理所当然成为农村电商的践行者。较之城市冲动型消费习惯,农村用户更加趋于理性,对商品价格十分敏感,对物流及售后保障尤为关切。
我们熟悉的电商巨头早已布局农村市场。京东凭借自建物流的优势,利用乡村推广员模式及刷墙宣传,做到接地气式京东农村下乡;阿里村淘模式是在乡村设立服务中心,满足农村用户的线上购买需求,另外村淘站长也负责乡村特产货物的线上售卖。
巨头们的表现似乎成为了电商下乡方向,究竟什么样的方法最适合中国农村国情呢?中国这样的一个农业大国到底该如何切入到互联网+的风潮中成为弄潮儿呢?
令巨头敬畏的蓝海
据新浪财经2014年12月30日报道,目前,我国农资市场的构成主要为种子、农药和化肥。海通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这三种农资产品在目前三大作物成本中占据绝对比重(55%)。种业方面,杂交水稻和玉米种子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预计市场容量分别达到185亿元和276亿元,小麦种子市场容量135亿元;农化方面,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稳定增长,目前农药的市场容量约500亿元,化肥的市场容量约1000亿元,简单测算,这三种农资产品的市场容量近2000亿元。
民以食为天,农资是农业丰收的基本保障。数据表明,农民会将收入的30%投入到子女教育上,23%投入到农资购买上,农资在农村电商经济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农资市场容量令人垂涎,却又因其层级销售渠道冗繁、市场阻力巨大、物流成本高昂等因素让电商巨头敬而远之。
互联网+农业
进入2015年,农资电商如雨后春笋般进入人们的视野。一些农资平台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农资层层批发分销的模式,具备了一定价格优势,但是,最低的价格只可能来自最扁平化的销售渠道,部分只是设立了县一级服务站的农资电商平台,其模式并不具备革命性,其乡级、村级渠道依然存在加价环节。相对而言,点豆网”平台+智慧农业服务站+农户”的运营模式,依托自建物流这一强大优势,在村一级直接建立智慧农业服务站,直接服务于农民,既解决农村最后一公里物流难题,又使得农民以厂家发货价格买到最实惠的农资产品。
农村电商硝烟四起
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现象凸显,无形中加大了农村的就业压力;农村电商响应国策、服务三农,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阿里的千县万乡计划正是在政府帮助下才得以顺利实施。
电商在三线以上城市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市场格局也已逐渐成型,渠道下沉、拓展新的市场成了很多电商近一年以来的战略方向,因此,谁能抢占农村市场就能赢得电商未来。
2015,农村电商谁主沉浮——是电商巨头攻城略地?还是新兴势力夺得头筹?
免费电话咨询
18955177249